2020年,數據中心成為新基建的“核心成員”。數據中心的建設,2021年仍然是高速的。
據相關報道,阿里云在2020年4月宣布未來3年投資2000億元用于數據中心建設;5月,騰訊云表示未來將投資5000億元,重點投資數據中心項目;6月,快手公司宣布在烏蘭察布投建首個大數據中心,投資達百億元;中國移動計劃三年投資過千億元打造移動云,其中數據中心也是重點。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仍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4920.3億元,增長率為31%。
未來三年,區域結構的總體格局基本保持不變。到2021年,中南、華北、華東仍將是占比最大的區域,合肥、福建、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等省市正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建設步伐。
2021年,數據中心的建設將會出現哪些趨勢?
一、加速向云遷移
2021年,數據中心將加速部署新興技術。
在非“常態”的情況下,高性能網絡不斷增長的需求、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等,大小型企業都在向云遷移,這種趨勢都將在2021年提速,將對數據中心新興技術的部署產生影響。
之前還處在觀望中的企業,如今正快速地轉向采取基于云的模式來運營業務,特別是零售商行業紛紛加入,將銷售工具轉移到云端。
另一大趨勢是私有云基礎設施的加速采用。
與此同時,那些運維大型數據中心的企業也發現,私有云的價格要低于公有云。因此,大多數企業將采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混用的形式,來管理其應用和數據,這也將成為一種行業的標準做法。
二、增加人工智能的采用
融合人工智能(AI)應用一直是數據中心的大勢所趨。
AI被用于推動安全和安防應用的發展,例如自動體溫測量、免接觸式授權、支付和控制系統以及人員流量監控,同時AI也被應用于暖通空調控制和照明等樓宇管理系統。
通過處理大量數據或ML(機器學習)訓練集,能夠開發復雜的AI算法。
AI/ML數據通常存儲在龐大的數據池中,而配備加速器的專用服務器,例如GPU,非常適合處理AI/ML任務。數據中心網絡正在增加帶寬,為這些系統提供足夠大的數據管道,從而實現經濟且高效的AI工具的開發。
三、物聯網部署將激增
隨著物聯網應用的不斷增加,預計生成的數據量也將呈指數級增長。據Gartner預測,到2025年,約65%的服務器將被部署在邊緣數據中心。
物聯網為推動制造業的優化提供了關鍵數據,使AI在流程控制方面的應用成為一種趨勢。
若要實現機器間的通信,數據通信系統必須實現非常低的延遲,是新的較小的分布式系統或邊緣數據中心部署時主要考量的因素。這種趨勢正在加速分布式網絡的設施部署,以支持大量的邊緣數據中心應用。
四、推動單模光纖發展
遠程辦公人員和購物者對快速響應的需求將推動單模光纖的廣泛采用。
單模光纖雖存在已久,但隨著數據中心在2021年逐漸采用400G以太網,其部署將進一步加速。盡管受疫情影響,2020年400G的部署速度有所放緩,但預計這種情況將在2021年有所改善。
此外,數據中心的容量將持續增長,其效率也勢必需要不斷提升。
由于前幾代銅纜在速度和傳輸距離方面均達到了上限,因此需要更高效的網絡交換設備,并推動“光纖到服務器”的使用,這也正是光纖網絡帶動網絡設備及光學器件帶寬提升的原因。
在2021年,適應并滿足遠程辦公人員和客戶的需求,使設施更安全、更高效并實現性能提升,將成為數據中心的關鍵趨勢。
隨著行業持續變革,推行這些計劃的企業將走在數字化浪潮的前沿。